40年,突出貢獻獎!
10月21-22日,中國鋼結構協會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暨2024中國鋼結構大會在北京召開,中鐵山橋被中國鋼結構協會授予“突出貢獻獎”,兩項成果分獲2024年度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一等獎。

中鐵山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曹東威上臺領獎

“突出貢獻獎”獎牌
中鐵山橋作為中國最早的民族工業和紅色工業企業,跨越三個世紀,走過了130年的發展歷程,累積制造各類國內外重點橋梁3200余座,完成了43跨長江、26跨黃河、19跨海灣的壯舉,親歷和見證了中國交通事業發展全過程。
近年來,中鐵山橋堅持高質量發展,集聚“三個轉變”強大勢能;深化創新改革,激發“三個轉變”強勁動力,應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和制造技術,將智能裝備與信息化系統進行信息集成。以常泰長江大橋、深中通道等重點項目為實施載體,構建了以板材智能下料切割生產線、板單元智能組焊生產線、鋼桁梁桿件智能制造生產線、智能總拼生產線、智能涂裝生產線及車間制造執行智能管控系統為核心的協同制造云平臺——“五線一系統”的鋼橋智造新模式,全面提升鋼桁梁制造的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水平,推進我國橋梁制造向信息化、智能化發展,全面促進鋼桁梁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
特等獎
中鐵山橋依托常泰長江大橋項目,完成了“非對稱荷載超大跨公鐵兩用斜拉橋鋼結構建造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的研究。項目建設過程中,中鐵山橋技術專家團隊先后攻克了120mm鏤空式特厚板焊接變形控制技術、公鐵同層雙橫坡橋面板塊幾何尺寸精度控制、非對稱大節段幾何尺寸精度及拼裝線形控制等難題。通過應用數字化管理技術及智能化制造設備,在企業經營、生產管理等各環節實現數字化、智能化與橋梁產業的深度融合。
一等獎
中鐵山橋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共同研究,形成了“鋼結構橋梁高質量建造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該成果研發了能夠將重要構造細節疲勞壽命提高2倍以上的自動化疲勞性能調控技術;發明了基于視覺和多傳感器協同的鋼橋誤差控制和智能制造技術;設計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鋼橋智能化制造裝備和生產線,制造精度和生產效率提高3倍以上。
走過130年,中鐵山橋實現了中國鋼橋從無到有、從有到大、從大到強,擦亮了“中國橋梁”亮麗的國家名片。中鐵山橋將始終以“傳承民族工業血脈,打造中國制造品牌”為己任,積極踐行“三個轉變”重要指示,持續創新、堅守品質,塑造好“中國鋼橋制造第一”的百年品牌,為中國和世界交通事業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區南海西路35號
版權歸屬: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 管理維護:中鐵山橋集團有限公司(科技與信息化部)
聯系電話:見聯系我們 電子郵件:crsbg@crsbg.com
世界雙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骨干成員單位、標桿企業
冀ICP備13018072號-1 秦皇島公備13030002007805號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